二年级上册科学11月份“1”的评价

2024-11-29

一、教学内容

第2单元第1,2,3课

学情分析

立足于学生对材料的原有认识,从“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一熟悉的场景引入,引领学生认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并初步建立材料视角。学生对材料有许多感性的认识,他们能说出许多材料的名称,也知道许多材料的特点。但是2年级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主要来自生活中无意识的观察,是比较模糊和零碎的,他们往往分不清 “物品”和 “材料”有时会将两者混为一谈。

教材解析

为了获取学生对材料的初始概念,启发学生聚焦于观察材料的特征,激发学生研究材料的兴趣,本课设计了分类活动。在把物品按材料类别分类的过程中,学生要依据材料的类别对材料作出初步的辨别,这能发展他们的分类思维。当然,学生在区分、辨别各种物品所使用的材料并对其分类时,难免会遇到问题和困难,这将成为驱动他们不断观察、探索的动力。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搭建观点交流、思维碰撞的平台,激发学生产生研究材料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把物品按材料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并识别构成物品的各种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2.能够按材料类别对常见物品进行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

关注身边的材料,发展研究材料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材料对于制造人工世界的重要性,倡导节能环保。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性。

六、评价

《科学课堂作业本》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一项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本的使用其实就是巩固知识、强化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我是这样评价课堂作业本的:

1.第一次书面批改:课堂作业本,我们一般在课内完成然后上交进行批改。批改的时候,首先采用等级制对学生的正确率进行评价,用A、B、C三个等级来区分,然后,采用星级制对学生的卷面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A:全部正确;B:有1-2个错误;C:2个以上错误

☆:书写潦草;☆☆:书写较潦草;☆☆☆:书写端正;☆☆☆☆:书写整洁端正;☆☆☆☆☆:书写工整美观

我利用“A+☆”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让学生意识到做对题的重要性,还让他们懂得书写的重要性。

2、第二次面批订正第二次批改,针对课堂作业本有错的孩子,进行面批订正。然后在他们本子上已经订正的地方,打钩进行二次批改。同时在等级上加☆表示订正后的表扬和鼓励,让有错的孩子不会失去信心。

课堂作业本批改:二次评价、双评价、一空一√

七、作业分析感悟:

作业是学习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教学上也一直是一个重要议题,同时作为提升学生科学核心素养也是主阵地。本月作业本的主要重点是关心课堂作业的反馈与评价。在教学课堂上,我通常都会关注课堂的及时反馈,或者通过个别学生的反馈来反映整体学习情况。但对于课堂中学生真实的掌握情况,及每一个学生的掌握情况就只能是一个大概了,有时也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因此我认为对课堂的掌握情况与学生提高课堂效率也可以通过课堂作业的反馈与评价来解决。通过作业量化评价来完整、准确的来记录并反映出来。更加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准确客观一个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同时学生也需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作业习惯作为学习的重要组成。